大姐进城:九零致富之路

大姐进城:九零致富之路

傅妍希

现代言情/已完结

82.1万字

完结于2022-02-0821:14:59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农村女孩陆宁春接连失去父母,成绩优异的她不得不在初中辍学,肩负起抚养弟弟妹妹的责任,1994年,十七岁的她,为了让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决定走出小山村进城奋斗,前往那座充满机遇的一夜崛起之城,做过服务员,当过工人,摆过小摊,开过酒楼,建过工厂…… 多年后,一辆黑色轿车开进村里,事业有成的陆宁春回乡造福乡亲了。 收获事业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那个他,原本一身公子病,只喜欢吃喝玩乐,却为了喜欢的姑娘改掉了身上的毛病,一直默默地陪伴在她身后,与她一起成长,不离不弃。

第1章农忙

陆宁春这姑娘自出生就不同凡响,正好出生在1977年10月21号,恢复高考那天,村里人都说这是文曲星下凡啊。

有人疑惑,文曲星咋是女孩,另有聪明人解惑,主席老人家都说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文曲星投成女孩也不奇怪。

自她两岁会走路,喜欢满村溜达,指挥亲爸驮着她出门,村里人都爱逗她,见着她就喊“小文曲星来了”。

她也不明白啥意思,傻呵呵的笑着,时间长了,倒把自己大名给忘了,真以为自己叫小文曲星。

她也争气,打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小小年纪就会用一张甜嘴到处哄好吃的,村里最小气的七姑看见她都会往她嘴里塞一块花生糖。

村里谁给她好吃的,就冲谁咧嘴笑,脆生生的说谢谢。

陆宁春的亲爸陆建业在陆家排行老三,不上不下的位置最尴尬,不如老大受重视,也不如老小受宠,性格憨厚老实,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男人竟然娶到了村里最漂亮的女知青何淑珍。

何淑珍是1971年来麦香村插队,当时还是个15岁的小姑娘,长得特别水灵,不像其他女知青,刚来不久就哭闹着要回家,她不哭不闹,任劳任怨,就是不爱和人说话,无视村里一众献殷勤的小伙子,给人感觉很高傲。

谁也不知道她咋看上陆建业的。

陆家和大队长是亲戚,陆建业的爹和大队长的爹是亲兄弟,因着这层关系,陆家在村里也算有点地位,但是架不住穷啊。

陆家老两口一共生了四子两女,儿子们又生了一堆小的,小儿子还在念书,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陆建业就这样耽误到二十多岁还没娶妻。

哪想人家不声不响抱得美人归。

何淑珍和陆建业刚结婚,大队长就把她调去村小学当老师,一时间村里有不少闲言碎语,说什么难听的话都有,说她嫁给陆建业就是冲着大队长这层亲戚关系。

天地良心,何淑珍真的是被陆建业这个人打动了,两人的纠葛可以写一部短篇小说。

陆宁春打小听爹妈的爱情故事长大。

何淑珍第一胎生了个文曲星姑娘,被陆老太太捧在手心,时隔七年,第二胎又生了一对龙凤胎,村里哪个不羡慕她福气好。

陆宁春上学以后每次都考第一名,坐实了文曲星的名头,陆家老两口欣喜不已,激动的泪流满脸,除了小儿子大孙子,最疼的就是这个孙女。

谁曾想,好日子会到头。

陆宁春十二岁那年,还在上初二,亲爸见义勇为,跳水救小孩,自己不慎抽筋,溺水身亡,亲妈得知消息难产,生下小女儿,没熬过几天也跟着去了。

给陆宁春留下一对五岁双胞胎弟妹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妹,整个人懵了好些天才缓过来。

一时间,她从人人羡慕的福气姑娘变成没爹没妈的可怜娃。

八十年代末。

改革的春风遍洒大地,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是比较贫穷落后。

一个青山绿水的偏僻小山村里,一排排新旧不一的砖瓦房坐落其中,远远望去,四处升起白色炊烟。

此时已经是中午一点多,因为农忙,家家户户忙着收麦子,到了现在才开始做午饭。

烈日炎炎,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灿灿的麦子迎风飘摇。

一名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的女孩正一手握着镰刀,弯腰在地里卖力干活。

女孩梳着两条麻花辫,戴着草帽,双颊被晒的红扑扑,汗水不断地从她的额头落下。

好一会儿,她停下来,拿起脖子上挂着的毛巾随意的擦了把汗,望着丰收的麦地,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女孩正是陆宁春,两个多月前父母相继去世,她很快认清现实,加入劳动人民当中,打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养育三个弟妹。

田埂上坐着一群人,正在吃家人送来的午饭,有个过来送饭的年轻姑娘问道,“宁春,你家还没人来送饭?”

陆宁春望了眼远处的黄泥路,眼里有些担忧,“还没呢。”

她带的水熬不到傍晚收工就喝完了,弟弟妹妹才五岁,却很懂事,知道心疼她,每天中午顶着大太阳过来给她送饭送水。

年轻姑娘犹豫道:“要不,你跟我家一起吃吧。”

陆宁春自然不会答应。

谁家都不富裕,各家做的饭食都是有数的,她真去吃了,玉香姐就要挨吴婶的骂了。

刚这样想,不远处就响起吴婶的怒吼声,“玉香,在那磨蹭啥呢,还不快把饭菜拿来,我和你爸都快饿死了。”

陆宁春吓的不禁抖了抖,劳动妇女的嗓门真大,笑着摇头道,“玉香姐,你快去吧,别让叔婶饿着,我弟弟妹妹就来送饭了。”

吴玉香不再多话,急忙提着篮子走了。

另一边,有个妇人边啃着馒头,边小声对身边的男人道,“他爸,宁春不会是个傻的吧。”

男人瞪了她一眼,“胡说啥呢。”

妇人继续道:“你说她爹妈才死了两个多月,一个半大的孩子拉扯三个娃,不说哭丧着脸,咋还能这么见天笑着,我要是她绝对笑不出来。”

男人不以为意道:“咋了,不笑还哭啊,我就没见过宁春这么乖巧懂事,又聪明能干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干那么多活,还能次次考第一名,咱家小兔崽子,能考一次及格我就谢天谢地。”

妇人不乐意了,“咱儿子好着呢,他是没开窍。”

男人叹息道:“都初中了还不开窍,啥时候开窍,宁春这孩子真不容易,陆叔陆婶不是挺疼这个孙女,陆家咋没个人过来帮忙。”

“陆家那边的地也不少,自个儿都忙不过来,哪顾得上这边,再疼也只是个孙女,宁春要不是文曲星下凡,你看陆叔陆婶能那么看重她。”

妇人又幸灾乐祸道:“陆老三两口子死了,扔下四个娃,这丫头书能不能念下去还说不定呢,一个丫头片子念那么多书有啥用。”

男人怒道:“我说你这人,宁春多好的孩子,人家招你惹你了,咋就尽盼人家不好呢。”

“喊啥呀,那又不是你闺女,用得着你替她抱不平,我就是看不惯她妈,仗着自己是大城市来的知青,整天一副清高样,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你说,你是不是喜欢过何淑珍。”

男人涨红了脸:“你胡咧咧啥,信不信我揍你。”

这一头,陆宁春又等了好一会儿。

田埂上的人饭都吃完了,又陆续下地干活。

她待不住了,弟弟妹妹向来懂事,不会无缘无故不来给她送饭,别是出啥事了。

正准备回去看看,就见远处,隐隐走来两道小小的身影,一人提着一个小篮子,手牵着手蹒跚走来。

陆宁夏活力十足,大声喊道,“大姐!”

陆家康较为瘦弱,身体明显比不上双胞胎姐姐,有点气喘,紧紧拉着二姐的小手,“二姐,慢点,等等我。”

陆宁春松了口气,忙跑上田埂,用毛巾给他们擦脑门上的汗,一边问道,“咋这么晚?”

小姑娘脆生生道:“今儿轮到大伯娘做饭,她中午回来做饭晚了。”

陆宁春听完,摸了摸弟弟妹妹的小脑袋,“你们吃了没?”

“吃了。”陆宁夏道。

“没吃饱。”陆家康委屈道。

陆宁夏瞪了弟弟一眼,又笑着对姐姐道,“我们小,又不干重活,可以少吃点。”

陆宁春打开两个小篮子。

里面放了一碗稀玉米粥,三个大馒头和一碟小菜,还有一大瓶水,另外一个馒头肯定是弟弟妹妹省给她的。

她拿起瓶子咕噜灌了一大口水。

拿出一个馒头掰成两半分给他们,笑眯眯道,“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咋能不好好吃饭,大姐吃两个就够了。”

姐弟三个并排坐在田埂上吃午饭。

“宁安还好吧?”

小妹毕竟才出生两个多月,陆宁春最惦记的就是她。

平时自己上学都是奶奶帮忙带,最近农忙,奶奶怕带着宁安晒坏了,就把她放在家里。

“好着呢,不哭不闹,我们出来的时候,大堂嫂在给她喂奶呢。”

吃完午饭,陆宁春叮嘱弟弟妹妹,“你们早点回去,帮忙看着宁安,大堂嫂还在做月子,肯定顾不上两个孩子,咱别给人添麻烦。”

两小孩乖巧的点了点头,又手牵着手,各自提着小篮子走了。

傍晚收工,陆宁春揉了揉有些酸涩的腰,背着竹篓准备往家里去。

到了村口,看见两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正有说有笑的回来。

这两女孩一个叫陈晓红,一个叫陆宁燕,是陆宁春最好的朋友,也是同班同学,都在镇上念初二,其中陆宁燕还是村长的小女儿。

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解体,生产队变成村,当年的大队长陆建军成了村长,依旧是麦香村响当当的人物。

村长和她爸是堂兄弟,她喊大伯,喊村长大伯的父亲大爷爷。

大爷爷家的小儿子陆建华堂叔是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毕业后直接留在省城工作。

去年又跑去了深市发展,是老陆家乃至整个麦香村最有出息的人。

喜欢这作品的人还喜欢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微创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

肥妈向善·完结·404万字

九十年代美好生活

姜瑾意外重生回到中考失利的十七岁。 这一年,弟弟还没有网瘾,还不是不良青年。 爸爸还没挣到大钱,外面也还没遇见小三。 妈妈也还很年轻精神,没有因为抑郁症变成神经质。 最幸运的是她也还没嫁给上辈子的老公。 她现在的目标一,留级重读初三;目标二,弄死小三。 还有鼓励亲妈有事业心,顺便把未来的不良少年修理的金光闪闪。 可是,那个邻居学霸为什么老往我边上凑。 要知道上辈子,他只是自己仰望的存在啊?

酷美人·完结·86.2万字

八零娇娇被科研大佬叼回窝了

富家千金一朝穿八零 父母早逝、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极品亲戚扎堆…… 本以为拿了一手烂牌,正在致富道路狂奔前进,突然有人告诉她可以躺赢了 哥哥是未来厨神,外公是苏秀大佬, 更意外的是,富豪爹也穿来了,还暗搓搓给她物色了个未婚夫。 别的不说,这未婚夫有点厉害啊。 某亲爹认证女婿:你爹说牵过手就算约定。 赵青葵:我爹是我爹,我是我。 大佬默默把门堵住:不管,我已经是你的人,你看着办。 赵青葵:??这也可以? 娇娇妹子VS反射弧长科学家 1V1小甜文

酱油玄珠·完结·111万字

八零媳妇又甜又飒

【双洁,一对一,先婚后爱,甜宠爽文】 前世的楚翘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任劳任怨,难产时躺在手术台上,婆婆丈夫继子都放弃了她,一尸两命。 回到21岁,还没嫁给自私狠毒的前夫,但她那后妈想方设法逼她嫁过去谋取利益,楚翘想自立门户,先得在城里把户口上了,可后妈一天天地逼她嫁人,走投无路之际,前夫那个火爆脾气的亲叔叔顾野跳出来求婚了。 “嫁给我,让那死犊子管你叫婶儿!” 楚翘心动了,一想到前夫平白矮了自己一辈,在她面前永远都抬不起头来,她就莫名地爽,结个婚也无妨啊。 顾野从小就是霸王,对女人爱搭不理,大家都说他这辈子估计是打光棍的命,顾野也这么觉得,可有一天,他撞到了楚翘,干涸了二十七年的心,涌出了甜蜜的爱情之泉。 楚翘的每个细胞都长在了他心坎上,是老天爷给他量身打造的媳妇,说什么都得拐回家,其他男人有多远滚多远!

老羊爱吃鱼·完结·198万字

重生八零找老公

林晓冬重生了。 上辈子她是个乖乖女,听从家里的安排,到了年纪,就嫁给了家里安排的人家,靠着婆家的关系,给大嫂安排进了城里。 可是不对等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一直到忍无可忍离了婚。林晓冬才算是真正开始过日子。 后来林晓冬遇到了好老公。把她又宠回了小时候的样子。 重生回来,林晓冬再也不想按照家里人安排的婚姻了。她要找到自己的丈夫。然后继续被宠宠宠! 可是谁能告诉她,她原本魅力无穷的丈夫,为什么现在是个到处惹事的二流子?而且竟然还敢对别的姑娘吹口哨。林晓冬气的拿起洗衣服的棒槌,追了他半个村子。

沫沫渔生·完结·131万字

穿书后我开启女主剧本

县一中数学老师丁安城是偌大怀溪县少女争相想嫁的大好青年,模样好、工作好,虽然性子冷了些,可这不算缺点啊,能利落的拒绝旁人,这是妥妥的安全感。 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却便宜了空有美貌没有脑子的易柔静,不知让多少少女悲痛唉呼。 没有脑子的易柔静…… 不,她不是啊。 她是集美丽、聪慧于一身, 且被老天爷眷顾在这个票据年代混的风生水起的幸运儿。 丁安城发现婚前使劲往眼前贴的媳妇变了…… 哦,自己也变了,变成了媳妇的狗皮膏药!

一只小胖·完结·107万字

甜妻在八零年代秀恩爱

(年代,宠文,金手指!) 重生的这辈子,她值了。 在别人出门打工的时候,安倩倩在家陪妈妈。 在别人都省吃俭用的时候,安倩倩带着妈妈吃肉。 在别人为梦想奋斗的时候,安倩倩把自己嫁了。 在别人为家庭奋斗的时候,安倩倩被自家男人包养了。 在别人为自己婚姻担忧时,安倩倩被自家男人宠成了孩子。 本文走温馨路线,撕逼,极品什么都极少!

城里的村姑·完结·55.2万字

娇娘发家录

新文《我全家都带着金手指穿越了》已发,欢迎移步支持! 穿越了,穿成乡野山间的小农女,瘦不拉几,衣不蔽体, 爹早亡,娘病逝,和奶奶相依为命, 好在门前就是一条长河,屋后就是一座大山,有山有水, 宋秋表示,不怕不怕,撸起袖子加油干,发家致富,带奶奶过上好日子! PS:细水长流文,本文所有设定仅为了本文故事,切勿考据。

树洞里的秘密·完结·167万字

重生后我靠种田暴富

开新书了! 新书【偏执宠溺】正在更新中,求支持。 家里的桂花树成精了! 带着意外身亡的梅梦珍回到了2007年。 看着父母留下的3200块钱,梅梦珍决定带着弟弟摆脱贫穷。 人家都说大隐隐于市,那她就小隐隐于菜市场。 本想利用空间赚点生活费,谁知这个生活费渐渐地有些不受她的控制啊! 本文事业主线,cp副线 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年代纪事》 《重生之倩女纪事》 更新有保障,欢迎入坑。

秋天的信·完结·170万字

客户端电脑版

版权所有: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