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兄万福
古代言情/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3-02-01 23:58:25
第1章 姑娘别出去
自正月结束之后,青州的天上就没再落过一滴雨。
春苗渴在地里须得人挑着担子去浇灌,连海防卫所的军民都要撤掉一部分人手回家种地,再这样下去,到了今岁秋冬便不好过了。
朝廷没有救济,百姓求神央雨,青州的知府父母官,和青州卫那位兵权在握的卫指挥使,一起去了趟辖地临海的龙王庙,两位大人斋戒三日求雨,不知是不是诚心感动了天,当真求来了一场雨。
雨从清晨第一片白亮未至的时候便下了起来,一口气下到了翌日下晌。
细细密密的雨整整下了一日半,自山腰延绵至城郊地头都泛起了油油绿影。
高高的城墙上旗帜虽湿,却还是被东面海上刮来劲劲海风,吹得翻飞起来。
城中亦有了绿影,家家户户的屋檐上仿佛都在一夜之间长出了青苔,淅淅沥沥的细雨凝成涓流自屋檐上越过青苔落了下来,一串串自檐边落在庭院的青石板、草丛里。
扎了双环髻的小丫鬟,在廊下抬头望着天空,直到雨势减缓,天空放亮,小丫鬟立刻转身朝着门后的窗子唤了一声。
“姑娘,雨停了!”
话音落地,虚掩着的窗子就被悠悠推开了来。
卧坐在窗下小榻上的姑娘十四五岁的模样,穿了身半新不旧的鹅黄色绣桃花小袄,她没有抬头,任着窗外混着湿润雨意的风,吹在了她散在额前的碎发上。
姑娘在这湿润的春风里,舒适地出了口气,才放下手中的书,挺了挺身伸了个懒腰,从小榻上趿了鞋子走了下来,应了小丫鬟一声。
她嗓音慵懒而清新,似雨后舒展青草嫩芽。
“雨停了,那就上山吧。”
秦恬不是个喜好繁重礼节的主,要去的又是城外出去不到二里处的小山,便也不提什么梳洗打扮了,只是换了件耐脏的衣裳鞋子,长发利落地绾了起来,叫了两个手脚利落的丫鬟就要出门。
只是秦恬带着丫鬟刚走到后门口,就有人气喘吁吁地从前院赶来。
老管事秦周像一只老冬瓜似得,托着沉重地身体咚咚踩着积水的石板跑来。
“姑娘别出去罢!”
秦恬看了一眼口干舌燥地老管事,让门房的小厮端杯水来给他。
“怎么了周叔?我只是上山采些荠菜而已,雨刚停,山上的荠菜鲜嫩,正等着我呢。”
她笑着解释。
老管事秦周无奈地看了自家姑娘一眼,不得不告诉她。
“前两日老爷传了信儿,说让姑娘近来只在家里,不要出门。”
这话可令秦恬挑眉了。
她吃惊,“爹的意思,连上山都不行了?”
秦周叹气,“别说上山了,老奴瞧着老爷的意思,让您都不要去前街的茶楼听话本子了。”
一滴雨啪嗒落在了秦恬的肩头,秦恬怔了怔。
她爹一直不怎么许她出门,她这十五年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长去采些野菜、草药的城外小山头。
他们家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甚至连邻家都没打过什么交道,秦恬自然也没什么认识的外人了。秦恬不知道别家的姑娘是不是都这样,但她是这样,十五年来都是如此。
不过一直如此她也就习惯了,可这会儿又是怎么了?
“周叔,这是为何?近来又有倭贼海匪为乱?不说是知府大人和指挥使大人,刚去拜过龙王庙吗?应该是清了海上的吧?”
青州府辖着的几个临海的县,常年受到倭贼海匪的滋扰,但多在春末至盛夏。
如今尚春寒料峭,两位大人又去了趟沿海,海匪不至于如此嚣张才是。
秦恬问了,周叔摇头说不知,只是温声劝她。
“姑娘就回屋去吧,刚下完雨,山上也满是泥泞不是?平白弄脏了您的衣裙。”
可秦恬就笑了,扯了扯身上灰扑扑不起眼的衣衫,“就我这衣裳,还怕弄脏吗?”
她说着,拿过丫鬟手里的小竹筐。
“既然没有匪贼滋扰,周叔也别紧张了。你瞧,我就去采这么一小筐子荠菜,趁着雨后快去快回,拢共用不到一个时辰。”
老管事犯愁,“可是姑娘,老爷特特让人来传话吩咐了,咱们怎好不听啊......”
秦恬笑了起来,风吹着她额前的碎发悠然跳动,嘴角眉眼俱弯了起来,但眼中闪动起俏皮的笑意。
她凑到老管事脸前。
“但我不说,您不说,您再吩咐其他人都不说,爹不就不知道了吗?”
她说着,灵动的笑意更盛了。
“待我回来,亲自下厨给你也尝尝,你不是说近来眼睛发烫老是疼,这新鲜野荠菜,可是最消解赤目疼痛的。”
“难为姑娘惦记着老奴,想着给老奴祛病,可是......”
“就别可是了,我转眼的工夫就回来了!”
话音未落,衣裙翻飞之间,人已经利落上了马车,叫了小厮驾马要走了。
“唉,姑娘......”
老管事连声叹气。
自家姑娘素来是个省事的性子,只爱两桩事,一是爱在茶楼听说书人讲话本子打发时间,另一桩便是爱倒弄些吃的,她最善药膳,因而时不时要去附近的山头上转一转。
秦周实在不忍折了秦恬兴致,只能遥遥喊着丫鬟小厮好生照看姑娘。
秦恬趴在马车窗口跟他挥了帕子。
“周叔放心,快回去吧!”
秦周叹气又点头,到底是应了,远远看着马车离去的方向。
旁人家的姑娘,春日摘花、夏日泛舟、秋日马球、冬日赏雪,他们家的姑娘只有这两件出门的事,旁的再无别的了。
她甚至,都没出过这个县。
......
足足吸饱了雨水的山路着实有些泥泞,方才有个人好似是从山上跑下来,脚步慌忙,秦恬马车打滑,两厢险些撞在一起。
秦恬干脆让人把马车停在了山脚下,她和丫鬟小厮沿着无人的山路,一路向上而去。
山腰以下都是农人开垦的农田,那里没有分布集中的野荠菜,但秦恬知道山的西面有一片树木不算茂密的林草地,她每年都会来这里寻些野味,去岁还在此捡到了一只灰绒绒的野兔,带回了家。
这片地方,还是母亲生前带她前来时发现的。
“姑娘,到了!”丫鬟指着前面的一片青草地唤了秦恬一声。
秦恬脚下微顿,抬头向前看了过去。
冬日里光秃秃的青菜地,此刻浸透春雨,点点绿影连成了片,充盈着又一年新春的气息。
距离母亲离世也已三年有余了。
母亲在的时候,小院虽然孤寂却总还有人做伴,秦恬窝在小院里只觉春秋倏忽便过,但自母亲去世之后,就只剩下了她一人。
虽然周叔他们都还陪她在院里,可父亲甚少回来,每每回来也匆忙离去,她亦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一个血脉相连的手足,没有一个能亲近又能相互依偎的人。
有时候恍惚之间,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又要往什么地方去。
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
思绪一闪过儿,就被秦恬摇头收了回去。
雨露滋养的林草地,星星点点的高挑小白花冒了出来,嫩芽在花下招手。
是荠菜。
秦恬笑了起来,招呼着两个丫鬟开始采摘。
“多采些,今晚大家都能吃上。”
“姑娘说得是!”
三人忙碌起来,秦恬一路采摘着就走到了山腰林草地的边缘。
四下皆静,林中只有风吹落存续在树叶上的雨滴的啪嗒声,可秦恬挖荠菜的手顿了一下。
她侧了侧耳朵。
好像有人在哭喊。
循声看去,视线被前方高大的山石遮挡了起来。
秦恬不知是不是有人出了意外,于是招呼了守在不远处的小厮,同自己一道走到那山石的后面。
哭喊的声音清晰了起来,秦恬和小厮细细听去。
一阵阵苦苦哀求的言语,伴着砰砰的叩头声不住传来。
秦恬讶然。
难道这山上还有匪贼?有人在此遇到了山匪?!
但这座小山头距离县城很近,附近不远就有千户所驻扎,没有哪个山匪流寇敢在附近出没。
她自来都不是惹是生非的性子,立刻示意小厮停了下来,悄声停在那块山石侧边的树丛后。
透过不甚繁茂的枝桠,秦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哀求的人。
此人一身富贵门庭的仆从打扮,上身被五花大绑,左右各立一人,腰间配有刀剑,前面一人更是以刀鞘指着此人。
这人惊怕得不住叩头,脸上血污遍布,连叩头不知多少下之后,颤抖地半抬起了头来,看向身前的人。
“求爷饶奴才一命!奴才再不敢了,再借奴才一百个胆子,再不敢收外人的钱财办事了......求爷看在夫人面子上,发发慈悲......”
这一开口,秦恬便听出了门道。
原来是主子惩治收受外人贿赂的家奴。
如此这般,要么抓回去当着家中众仆从的面惩处一番,要么在此处便重重打上一顿,不示于人前。
这算不得什么骇人听闻的大事,且又是人家家中事,秦恬是再不会插手的。
她正想着不着痕迹地离开此处,却听到另一人开了口。
一阵山间的凉风吹来男子毫无起伏的嗓音,毫无疑问,应是那人的主人。
只是秦恬在听见那两个冷淡至极的字时,耳边似被冷风扑来般陡然发麻。
“埋了。”
秦恬瞬间睁大了眼睛。
不是略施惩戒而已,是......埋了......
只是还没等秦恬反应过来,甚至没等那犯了错的奴才开口再求。
倏地一声刀剑出鞘的声音在寂静的林中响起。
秦恬不由自主地顺着声音看了过去。
刀剑出鞘,冷光陡闪,有人走至仆从身前,电光火石,手起剑落,正待呼喊的罪奴一下就没了声响。
有什么扑哧喷溅了出来!
秦恬只觉耳鸣放大了数倍地轰响,目之所及尽是刺目鲜红。
她怔住。
又有几人走了过来,手脚利落地将此人拉去一旁。
挖坑、放人、埋土......半盏茶的工夫,那犯了事的仆从仿佛似连魂魄都被勾走了,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视线被山石阻隔,秦恬看不见他那位主子的样貌,亦不敢看见。
但那男人又开了口。
他的嗓音一如方才一丝情绪都没有。
“此事不要在夫人面前提及。”
秦恬不知道他口中的夫人是何人,恰有手下的人问了一句。
“可是爷,此人到底是夫人带来近二十年的陪房,若是夫人问起,是否回给夫人此人在外意外身亡?”
手下谨慎地问了一句,便不再多言等待男人的答复。
秦恬依然看不见他的样子,但在他的话中终于听出了些和缓的情绪。
“不必。”他道。“母亲心慈,身子又弱,回府只道此人走失便罢。”
原来那夫人是他母亲......
便是这位此人手段如此冷厉,到底还是在意自己的母亲。
也不晓得若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招惹了他母亲,会是何等下场......
秦恬思绪略一飘飞,就立刻被自己拉了回来。
她本无意听壁,却听了见了这许多。
她现在最该关心的人,或许是她自己,若是此刻被发现,也不知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秦恬越发屏气凝神,连一旁的自家小厮也都大气不敢喘一下。
不想,就在秦恬心中默念着这一行人快快离开时,那冰冷的男人再次响了起来,顺着一阵山间疾风,直落她耳中。
“山石后恐怕听不清,二位不妨到山前来。”
话音落地,秦恬心跳骤然一停。
喜欢这作品的人还喜欢
姑娘今生不行善
盛京人人都说沛国公府的姜莞被三殿下退婚之后变了个人,从前冠绝京华的闺秀典范突然成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小恶女,偏在二殿下面前扭捏作态,娇羞紧张。 盛京百姓:懂了,故意气三殿下的。
春梦关情·完结·108万字
表姑娘今日立遗嘱了吗
丰州沈氏绣坊之女沈婳,自幼娇纵,生的朱唇粉面,冰肌玉骨,可惜身子虚弱,走三步喘四声,命不久矣。 沈家逐渐没落,她的亲事也跟着一再耽搁。 侯府世子崔韫矜贵冷峻,受人所托照拂沈婳,他想,不若就娶了她吧。 重生后的沈婳一心扑在绣坊上,盼着起死回生,再回往日辉煌。 得知此事,吓得当场晕厥。 醒来后,她眸中含泪,委婉拒绝:“我这个短命鬼何必耽误表哥。” 崔韫自诩体贴:“区区小事,无需感动落泪,你既投靠崔家,不如彻底留在崔家,病猝后我还能大办丧事让你风风光光的走。” 沈婳绝望:……可我都是装的啊!!! —— 崔韫有诸多表妹。 花样百出表达爱意。 他统统冷漠回绝。 “夜已深,表妹自重。” 沈婳从未见过如此不解风情的男子。 直到那夜,她晚归,抄近路经过崔韫院子,被其喊住。 崔韫立在风口处,袖摆随风鼓起。 “外头凉,表妹可要进屋坐坐?”
温轻·连载中·61.6万字
吉时已到
——新书《长安好》正在连载中—— 于北地建功无数,威名赫赫,一把年纪不愿娶妻的定北侯萧牧,面对奉旨前来替自己说亲的官媒画师,心道:这厮必是朝廷派来的奸细无疑—— 于是,千般防备,万般疏远,浑身上下写满了拒绝二字。 不料时运不济,行差踏错,鬼迷心窍,乃至人设逐渐翻车……最后竟还是踩进了这奸细的陷阱里!
非10·完结·86.8万字
春满京华
上京城里流言四起,江二姑娘使手段高攀有潘安之貌的孟三公子。 重生后的江意惜暗骂,脑袋坏掉了才想去高攀。 那一世被人设计与大伯子“私通”,最后惨死在庵堂。 满庭芳菲,花开如锦。这辈子要好好享受人生,争取活到寿终正寝。 不过,该报的仇要报,该报的恩嘛……更要报啰。 终于大伯子……
寂寞的清泉·完结·87.6万字
如初似锦
《如初似锦》 (甜宠、小虐、诙谐、爽文。) 活在尘埃里的云府六小姐云初雪,意外的高嫁进了太傅府,嫁给了都城姑娘心中的那轮明月。 结果新婚当天就被合欢酒毒死了。 配角终究是配角? 本以为这一生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她重生了。 重活一世,断不能悲剧重演,读书、经商、女红、厨艺等等,除去风花雪月她全都要。 一心想着悄无声息脱离云家自力更生顺便报仇雪恨。 却被人一点点揭开她的伪装,逼得她光芒万丈。 小剧场: “桃儿,快走。”看到梅时九,云初雪避恐不及。 “小姐,你为什么每次都躲着九公子?” 转角处,梅时九停下脚步顿足细听,他…也很好奇。 “桃儿,你知道红颜祸水吗?” “……” “梅时九于你家小姐而言就是祸水,避之可保平安!”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祸水,梅时九一生就这么陷进去了。
莫西凡·连载中·73.6万字
我成了表哥的白月光
宋昀盼做了个噩梦。梦里她虽然如愿嫁给了二表哥,最后却落得个从追云阁纵身一跃的下场。醒来后她决定:就算天底下的男人都死光了,也再不跟苏家的表哥们玩了! ———— 苏老太太:我看那个叫高斌的举子仪表堂堂,跟你表妹倒也相配…… 苏珩:他家三代单传,家里急着开枝散叶,盼表妹身子又单薄…… 苏老太太:姓纪的那个呢?瞧着怪稳重的。 苏珩:他父亲早逝,靠母亲跟姐姐养大,他姐姐更是为了他至今还没说亲,性子据说也有些古怪…… 苏老太太:那姜毅呢?也是读书人家出身…… 苏珩:听说他们家规矩大,吃饭是不许女眷上桌的。 苏老太太怒:这不行那不行,你倒是说个行的我听? 苏珩一脸虔诚:祖母,您看我可还行?
桥边芍药·连载中·71.6万字
长安好
京城那位胆小娇弱的第一美人不幸落到了人贩子手中。 京中众人摇头叹息:这波要完。 千里之外,废物美人睁开眼睛,反手就把人贩子给卖了—— …… 换了芯儿的少女挥霍着贩卖人贩子得来的银钱回到都城,才发现昔日的小弟如今都成了大佬,且一个个的都把“她”当作女儿养—— 一,二,三,四…… 所以,如今她竟有四个男妈妈?! …… 本文又名《美强惨女主重生后》《废物美人她为何突然倒拔垂杨柳》《我行我上,众卿平身》
非10·连载中·30.5万字
又逢君
#锦衣卫指挥使是我的裙下不二臣# 亲娘病故,亲爹冤死,留下千万家资。 十四岁的冯少君,成了冯府众人眼中的肥肉。一个个摩拳擦掌,想咬下一口。顺便将她许给病怏怏的秦王幼子冲喜,借此攀附权贵。 日后权势滔天的锦衣卫指挥使沈祐,此时还是个寄人篱下的落魄少年。怎么也没料到,刚回京城的冯三姑娘相中了自己……
寻找失落的爱情·完结·128万字
花千变
话说明老太爷在云梦山上修仙十五载,硬生生修出了一个女儿,明家三位老爷看着这个能当自己孙女的小妹子,有点懵。 明大小姐一睁眼,就回到了前世扶灵回乡的路上,那个害她倒霉20年的未婚夫又出现了,明大小姐跺跺脚,退婚!
姚颖怡·连载中·6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