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意思意思

说实话,此时杨思琳心里也乐得不行,这扬眉吐气的滋味毕竟谁都喜欢,只不过,到底是活过几十年的人了,自然还是懂得凡事不宜太过张扬。

虽然那些老爷夫人什么的都已经走了,可眼前还有两个大头在呢,她心里清楚,刚才自己的举止也算是给这公公婆婆出了口气,可毕竟这两主也不是那么待见自己,鬼知道这过河之后会不会拆桥,在他们面前还是低调一点再说,怎么着这两位可不是那些没什么多大关系的叔婶。

果然,事情还真如她想象一般,没那么快风平浪静,候爷倒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自己这一房的子女,然后将目光重点移到杨思琳身上,没什么感情的说道:“今日这事,你三婶的确是做得有些过了,不过你身为晚辈却也过份了些,毕竟咱霍家世代以仁孝传家,你身为长房长媳,更是得恪守霍家家训,免得传出去后让人笑话。”

众人见状,脸色纷纷都变了起来,将之前的那种无意识流露出来的对杨思琳的赞赏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怕是被连累,跟着挨训。

霍启明见状,朝杨思琳看了一眼,想暗示她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忍忍为好,毕竟这是自己的父母,不同于刚才的叔婶。

谁知还没来得得示意,却见杨思琳已经从容不迫的回话了:“父亲大人所言甚是,思琳定当谨记在心。今日的确是思琳鲁莽了,过些天等三叔三婶他们消了气后,自当前去给几位叔婶陪个不是,弥补今日的过错。”

能屈能伸那可是她最大的优点,更何况住在这个鬼地方,与这些人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迟早也得打交道,还不如过些天自己主动上门,他们接不接受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反正形式她都做了,理亏的又不是她,多多少少还能挣个好名声。

霍启明微微松了一口气,开始还担心以杨思琳刚才那股子冲劲会说出些什么不好的话来,却没想到这丫头竟如此明理,懂得分寸,这倒是让他安心了不少,看向杨思琳的目光也显得更加的柔和了。

候爷一听,心中也不由得对杨思琳再次刮目相看,想了想后,自己一个大男人也不太适合为这么一点小事来兴师动众的,于是便点了点头,算是对杨思琳这番话表示满意。

“夫人,我还有些事,先走了,这里就交给你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好歹也不能让别人说了闲话去。”候爷话中有话的朝候爷夫人看了看,然后又下意识的瞟了一眼杨思琳,吩咐完之后,这才起身先行离开。

眼见着连候爷也走了,底下的几个晚辈自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却还是一眨不眨的盯着候爷夫人瞧,也不知道她会如何妥善处理这事,毕竟刚才候爷的话意思很明显了,多多少少应该还是得让杨思琳受点处罚的。

意思意思也好,做给其他几房的人看也罢,反正这倒霉的事还是得落到杨思琳头上,只不过应该不会太过厉害,毕竟刚才杨思琳也算是为长房这边的人出了口气,按候爷夫人的心性应该不会太过为难的。

只不过,现在是各人心思自不同,霍启明心中自然是有些担心,不知道自己母亲会怎么办,而一向心思单纯的五小姐也不由得对这位新嫂嫂有些同情。霍启华则也是一脸的不太自然,但却对这样的结果早就猜到了。

反而嫡出的三小姐和那位一向以三小姐马首是瞻的四小姐,却看上去脸上有了一丝兴灾乐祸,明显一码是一码,杨思琳对她们而言自然不算一回事,因此会受什么样的惩罚她们自然不会介意。

而除了候爷夫人以外,整个屋子里此时看上去最为淡定的人反倒成了杨思琳。候爷走时那几名话她便知道一会肯定不会那么轻轻松松的走出这屋子了,这古代最不好的地方就是长幼之间没什么道理可言,特别是公婆对媳妇,那更是说什么就是什么,容不得反驳,若刚才与那三夫人之间的口水战不是涉及到长房这边的脸面,只怕早就被这些腐朽的家伙给斗个半死了,哪里还能这么完好无缺的站在这里。

不过,她倒是觉得候爷夫人这次一定不会怎么太过为难她,一来是出于刚才自己的“立功”表现,二来吗,纯属直觉,现在她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候爷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不同于之前的了。

当然,她也不是一二岁的孩子,会简单的认为光凭刚才的事就能够收服候爷夫人的心,只不过凭心而论,再怎么样印象至少也应该会有所提升的。

虽然她并不多在意自己是否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是能够好一些自然不是什么坏事。

打量了杨思琳片刻之后,候爷夫人终于收回了那种带着考究的目光,这丫头还在有些本事,想她堂堂候府如今的当家主母,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见过,却还真有些看不穿这个十几岁的小丫头。

刚才的反击也好,现在的低头也罢,从头到晚杨思琳都是那般淡定而从容,哪怕最为凌厉之际,也丝毫没有半点的慌乱与激动,那样的镇定不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更象一个几十岁月的经历过许多波浪、风雨的人。

不过,这样倒也好,再怎么说她也是未来的当家主母,有这样的气魄才能担起这当家主母的担子来。当然前提是她能够真如国师所说一般是吉星,候府的吉星,否则只怕也会跟前几个少夫人一般连命都保不住。

“好了,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那我这个当婆婆的自然也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人。”候爷夫人语气轻松,一副没什么大事的样子:“这样吧,老夫人本就是信佛之人,思琳丫头回去后,便诚心诚意的抄几篇佛经,一来可以替老夫人祈福,希望她老人家早些康复,二来吗,也能磨磨性子,对你也是件好事。”

“多谢母亲大人,思琳一定诚心诚意抄写佛经,为老夫人祈福,并好生修生养性,不辜负母亲大人一片教导、爱护之心。”杨思琳心中一苦,脸上却不得不露出感激之色,抄佛经,这对她来说还真不是一般的为难呀!

踏舞.QD · 作家说

上潇湘书院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载App

浏览器可能消耗较大流量, 点我立即省流